在国民健康意识持续增强的背景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日益成为守护健康的重要力量。为助力企业精准把握行业脉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九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论坛”于6月2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 “聚焦特医发展,共话健康未来”为主题,邀请了江南大学、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测检测、超级元料、赋远投资、Early Data等顶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机构,围绕特医政策、原料应用、市场现状与发展机遇等多个维度,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也为中国特医食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谈圣采先生为本次论坛进行致辞。
谈圣采副会长在发言中强调,当前特医食品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发展特征。面对这一专业而潜力巨大的赛道,中国企业正加速从“规范化”迈向“高质量”阶段。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行业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产品研发的技术瓶颈,到临床试验的规范性难题;从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完善,到消费者认知的普及需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行业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去攻克。这既是挑战,更是发展契机。

医保商会副会长谈圣采先生致辞
江南大学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雅慧教授指出,当前特医食品产业已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其产品核心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原料配方的精准化定制,契合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加工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储备,保障技术壁垒;以及产品剂型的创新突破,提升食用便捷性与吸收效率。在行业发展环境方面,李雅慧教授着重介绍了监管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在审批制度改革层面,政府通过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显著提升了产品上市效率;在研发创新激励方面,针对临床急需的特医食品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同时,通过优化注册管理体系,实施分类分级注册制度,既强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又为行业创新营造了规范有序的发展空间。

江南大学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雅慧教授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秘书长郭海峰先生围绕特医食品的市场潜力、政策支持、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他表示,特医食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多病共存现象普遍,对营养支持需求强烈;同时特医食品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得到验证,对于高龄老人、术后康复、吞咽障碍、消化吸收不良等人群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医食品是一个兼具医疗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新兴领域。尽管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释放、企业创新投入及技术迭代升级的多重驱动下,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市场情况看,雀巢以57%市场占有率稳坐头把交椅,达能以18.4%居于其后。国产品牌大多选择规避一二线城市的医务渠道,主攻三四线城市、母婴店以及跨境电商。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副秘书长郭海峰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冯一女士在分享中深度剖析了特医食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与经验总结,她系统阐述了特医食品在疾病营养干预中的重要价值,并着重强调,强化临床与产业协同合作,是推动特医食品更好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关键路径。冯一主任引用调研数据指出,在我国 300 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特医食品管理体系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有24.3%的医院设立特医委员会,统筹产品采购等核心工作;尽管90%的经销商与生产商具备合规资质,但在院内管理层面,64.3%的医疗机构制定了《医院FSMP目录》,47.3%配置了专用储藏仓库,50.7%设立独立定制室,各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尚未形成完整闭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冯一女士
此外,论坛还分别邀请了来自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张燕女士和超级元料董事长乘风先生,分别从特医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稳定性相关问题和功能营养驱动下的新原料探索与配方重构进行了探讨,为企业保障产品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也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华测检测高级技术专家张燕女士
和超级元料董事长乘风先生
圆桌讨论环节由行业专家苏龙先生主持,郭海峰副秘书长、冯一主任及赋远投资执行董事杨骏晟、Early Data 大健康部门总经理王炎旭等嘉宾围绕‘特医食品产业未来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们从产业发展、市场情况、临床应用等多个角度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特医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业界同仁提供了深度交流、获取前沿资讯的高效平台,更在政策解读、技术创新、临床对接和资本赋能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共识。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技术创新活跃的多重利好下,中国特医食品产业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化的方向稳步前进。